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是在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举办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月16日,国家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标志着一个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正式开始运行。从我市来看,现有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尚有不完善的地方,还存在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弱、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进一步完善等方面问题。我们安监人在坚守好岗位的同时,要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改革,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确保特殊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安全管理与时代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短板显得更加明显,需要我们以系统性的思维来处理好安全监管和其他领域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些关系和矛盾。
一是安全生产与公共安全的关系。过去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主要从事的是生产安全的监管,界定是否属于安全生产管理范围的标准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人员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在安全生产事故定性时也主要依据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是前提,必须具有合法的手续,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则由工商和公安部门来打击;生产经营人员是主体,居民和农民等非生产经营人员发生事故属治安案件;生产经营活动排除了一些群众性集会等活动,以此来区分安全生产与公共安全的关系。但是现在这个界限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是由国务院安委会制定的,实施单位是安委办。意见中很多方面过去是属于公共安全范畴的,比如制定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优化城市路网和交通组织等,这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和行业部门怎么配合等都需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
二是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的关系。安监部门属于综合协调部门,主要是保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决策、总体部署与重大举措能正常推进、有效落实。而在隐患排查、事故调查、应急管理等方面需要有专业化的人员参与,所以系统内也一直有两种不同声音,有的主张要增加专业人才,有的主张推行购买第三方服务,现在更可行的是两种模式并行。这个矛盾越到下面越突出。就白城而言,经济总量虽然在全省排最后,但也有八大行业、几十个门类,在安监系统内配齐专业化人才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自身加强业务学习,尽可能多掌握专业知识,但是真正想提高专业素质绝不只是理论上的学习,而是需要长期的工作实践。
三是从严执法与企业软环境的关系。当前国务院正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省里和市里也在加快实施“只跑一次”改革,其中涉及联合执法、并联审批、“双随机一公开”等方面的改革。对于安全监管,一方面是执法检查处罚次数和金额的最低标准,一方面是企业软环境的最高要求,把握好这个尺度很难,并且安全生产的处罚主要是对隐患、风险、制度、规范等执行不到位的处罚,都是事前处罚,还有一个企业认可程度的问题。安全生产监管要做到按计划执法、按程序执法、按标准执法和人性化执法,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从严执法和企业软环境的关系,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公平、公正、公开、严格、规范、标准的执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正是企业发展最好的软环境。
(作者系白城市安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