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坚持三级联动,强化督导落实。先后9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3次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检查指导党建工作,及时提醒、引正纠偏。制定了党建工作百分考核细则,指导乡镇、街道与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签订了党建工作责任状,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二)坚持创新载体,强化重点突破。组织221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清查工作,收缴土地发包费5000多万元,壮大了村级集体积累。在全市248个物业弃管小区,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管理服务中心,解除了群众后顾之忧。统筹推进了“千百万”和“双十双百”工程,引导两新组织在产业链条上建立党组织、在基地车间健全组织生活。
(三)坚持关键治理,强化党建成效。选派271名副乡局级党员干部担任“民情书记”,集中开展了村(社区)书记培训。采取12名市级党员领导挂点帮扶、25名副乡局级干部驻村指导、34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村任职“三位一体”措施,帮助薄弱村转化提升。总结推广了万宝镇煤窑村党组织书记崔忠玉能人治村、跨村联建和福顺镇幸福村党组织书记张录柏扎根基层、造福百姓的典型经验。综合运用评议成果,调整了一批办事不公、为政不廉、群众意见大的党员干部,带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基层党组织党建意识较为薄弱。乡镇(街道)“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推进的工作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
二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少数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在发挥服务功能和先锋模范作用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三是党员队伍的活力还不足。个别基层党组织受宗族、派性等因素影响,没能更好地把优秀青年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导致党员队伍知识化、年轻化水平较低。
四是抓基层党建的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系列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导致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决策时“程序空转”。
五是基层党建经费保障不足。村运转经费大体维持在7万元左右,扣除村干部报酬以外所剩无几,很难维持正常工作需要。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履行职责的内生动力有所欠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二是对基层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研究党建工作专题研究的次数比较少,亲自部署调度、考核做的还不够。三是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照搬上级文件、坐等上级指示。四是党建工作投入存在厚此薄彼。对于基层党建有时存在怕花钱心理,在解决有钱干事问题上缺少招法。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健全完善覆盖市、乡、村三级的党建责任体系,实行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述职和党建工作百分考核制度,在对基层领导班子和个人的考核中,增加党建考核权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神经末梢”。
二是狠抓关键治理。对需持续用力和整顿不彻底的软散村级党组织实行“倒查”整改,推动晋档升级。通过“两推一选”、市乡机关选派、跨村兼职等方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认真解决农村发展党员“近亲繁殖”问题。全面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规范基层党组织书记学法、懂法、守法。
三是狠抓功能提升。实施“221项目支书”计划,发挥项目支书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推行社区“为民代办”服务,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发挥非公企业党工委作用,年底前完成3户规模以上企业组建独立党组织工作,广泛开展“党建领航先锋行动”,打造非公企业党组织集群。
四是狠抓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未使用村部建设,保证明年“五一”前投入使用。不折不扣落实社区“两费”,足额兑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